金属环垫的密封性能是很好的,但是在一些场景中却会出现密封不稳定的情况,涉及材料、安装、工况等多因素协同作用。
1、安装工艺缺陷
预紧力失衡:螺栓紧固力矩过大导致金属环垫过度压缩变形,失去回弹能力;力矩不足则无法建立有效密封比压。非对称紧固(如单侧施力)使密封面应力分布不均,形成局部泄漏通道
对中偏差:环垫未置于法兰中心或法兰平行度超差(>0.2mm),导致密封带接触不连续。
2、工况条件劣化
温度波动:反复热循环→螺栓松弛/垫片蠕变,导致密封比压周期性衰减。
压力脉动:流体冲击使法兰微量分离,导致密封界面瞬时失压。
介质腐蚀:氯离子点蚀密封面或应力腐蚀开裂,导致密封带穿孔或断裂。
3、材料与设计失配
材质性能不符:伪劣不锈钢(如Cr含量<16%)抗蚀性不足,钝化膜快速破坏;高温工况误用橡胶基复合垫,发生熔化或碳化。
结构适配错误:粗糙度超标(Ra>3.2μm)的密封面使用硬质合金环垫,无法填充微观凹坑;高压系统选用无自紧结构的扁平环垫,内压升高时易被吹出。
4、运维与环境影响
表面污染:法兰密封面残留焊渣、铁屑或旧垫片碎片,形成贯穿性泄漏通道。
异常外力:管道振动(频率>10Hz)导致螺栓持续松脱,密封比压持续下降。
流体侵蚀:高粘度流体(如重油)渗入密封界面,削弱金属间接触压力。
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