椭圆垫密封与密封槽保持合理间隙主要是为了保障密封可靠性、适配安装与工况变化,避免因无间隙或间隙不当导致密封失效。
首先是便于安装定位,椭圆垫(多为金属材质,如铜、不锈钢)需精准放入密封槽才能保证预紧时受力均匀,若无间隙,垫子易因尺寸误差(如制造公差、安装时轻微磕碰)卡滞在槽内,导致位置偏移。预紧后局部密封面贴合不紧,直接引发泄漏;合理间隙能让垫子轻松放入并自动对中,确保全周密封面与槽体、法兰面对齐。
其次是为椭圆垫的塑性变形留足空间,椭圆垫的密封原理是 “螺栓预紧力挤压垫子,使其发生塑性变形,填满密封槽与法兰面的微小缝隙(如划痕、加工纹路)”。若间隙过小,垫子被槽体限制无法充分变形,就不能完全贴合密封面的缺陷,密封性能大打折扣;间隙合适时,垫子在预紧力作用下能自由延展,形成连续、致密的密封带,阻断介质泄漏通道。
最后是补偿工况波动带来的体积变化,实际使用中,法兰与垫子会因温度(如高温介质导致热胀、低温导致冷缩)、压力波动产生微小形变。若无间隙,热胀时垫子会被法兰与槽体强行挤压,可能导致垫子开裂、变形超标;冷缩时又会因收缩量无法释放,使密封面出现间隙 —— 合理间隙能吸收这种热胀冷缩的体积变化,避免密封结构因形变受损,维持长期密封效果。
需注意,间隙并非越大越好,需按垫子材质(软质垫间隙稍小、硬质垫间隙稍大)、密封压力(高压工况间隙需精准控制)、制造公差设计,通常在 0.1-0.5mm(具体依标准规范),过大反而会导致垫子预紧时错位或变形过度。

获取报价